薏苡附子败酱散是《金匮要略》的一首方,原文主治肠痈。肠痈这个病,目前中医诊治的机会不多,那么此方在临床上还有用武之地吗?如果能明白方义,当然可以临证拓展运用!
传统中医世家传人王寻之老师在本文中详细解析了薏苡附子败酱散条文,阐明其方立意为振奋气血、解凝排脓、清热解毒、消除瘀结,并举痤疮、疮疡、湿疹、盆腔附件炎为例,以薏苡附子败酱为主方灵活加减运用,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薏苡附子败酱散临证探索
文/王寻之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出《金匮要略疮痈浸淫病》第3条: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胀,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
上三味,杆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
01
原来的立方本意,是针对如下情况:
身甲错,腹皮如鱼鳞。虽然外在有腹皮拘急,但按之虚软无力。虽然腹部胀满,其形如肿,但细按其腹内并无凝结物。
这个数脉,主阳热,如今身无热,里热无疑。
那么,疑问就来了,为什么肠内有痈胀,说的那么肯定呢?
原因在于什么呢?在于肺和大肠为表里。它们既然是表里关系,也存在着一个对称平衡。
外在,肌肤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皮肤也好,腹皮也好,总之是皮。那么肺是主皮毛的,最直接的失衡是肺。那么,肺失衡,肠也会有失衡的,不过主次轻重不同而已。
肌肤甲错,这个皮肤是有点燥的,那么燥和湿是一对关系,这个肠中肯定是有点湿的。
身无热的情况,说明热不在外,那么肯定是里面的问题。按之濡如肿状,按之濡,说明内无积聚;如肿状,又说明里面是有东西的。
脉数,是热,肠中又有湿。湿热的基础上如肿状,这当然就是痈脓了。
这是医圣为什么说得这么肯定的原因。
02
再看薏苡附子败酱散的组方: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草五分。
薏苡仁清热利湿排脓,它解凝的力量很大。
这个败酱呢?清热解毒排脓。比较而言,薏苡仁没有败酱寒。
这两个药合作的目的是解凝排脓清热去毒。
用附子的原因是,振奋气血、破解淤滞,从而有利于痈脓的排出。
因而,可以治瘀血痈脓的病变。
那么,这个方的基点是:振奋气血,解凝排脓,清热解毒,消除瘀结,凡是符合此类机转的病都可以考虑用此方治疗。
当然,病机兼夹,正气虚实,病位不同的情况,也必须要考虑的。
03
当然,肠系痈脓为正治常治,古今大医,有很多可靠之医案,绝无重抄其文的必要。
下面就简单讲讲此方在临床中的其它运用,以求抛砖引玉。
一、痤疮。
青年少壮之人,如果颜面痤疮多,大小不一,此起彼伏,间或有脓液,手脚湿冷,秋冬畏寒或证加,虽体反喜生冷,舌淡,苔白滑,脉沉细中兼有滑意的,这类寒湿阴盛,湿郁化热的,可考虑到薏苡附子败酱散加白芷、土茯苓、石菖蒲来治疗。
二、疮疡。
这类病人,全身疮疡,日久缠绵,新旧大小不一,红肿热痛的情况明显。而问诊却发现畏寒肢冷,舌淡胖而有齿痕,脉多沉细无力的,可以考虑温阳解毒的原则,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来立方,配合*芪、当归、银翘、土茯苓来托里解毒。
三、湿疹。
湿疹不太好治,患者有时候很苦恼,比如脉沉弱而又湿郁化毒,脚丫子烂了,甚至流臭水。这样的情况,可以考虑薏苡附子败酱散加牛至、苍术、*柏、土茯苓等来治疗。
注意,起手时,附子不要太重,如果三五天无明显效果,才加大附子的量。用药谨慎些比较好。
四、盆腔附件炎。
这个病,女同志比较苦恼,不是比较重,往往痛苦感不明显。这类病人,往往沉脉里微兼滑数,由于脉力不强,往往容易把这类滑数的脉象忽略掉。
这类病人,往往见到这个阳虚气弱、手足发凉的寒象,可能她又会描述出白带*甚至异味明显的证候来,这种寒热错杂的局面,很容易导致一味辛温扶阳和纯作湿热处治。
这个情况下,可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山药、带壳白果、甘松、土茯苓来治疗。这个甘松呢,既可理滞气,宽胃肠又能解下焦的肿和毒,同时它还能改良人的体味。
一个小方,啰嗦了很久,希望方家指正。砖头几个,若能引出玉来,那就太好了。
I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王寻之,原文发表于“罾事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