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起学中药之薏苡仁
TUhjnbcbe - 2022/7/1 14:03:00
北京中科忽悠 http://pf.39.net/bdfyy/zjdy/161222/5131647.html
导读:从《金匮要略》的三张处方,来解读薏苡仁的三大功效。《神农本草经》薏苡仁:“微寒,主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其根:下三蟲。一名解蠡。生真定平泽。”一薏苡仁,又名薏仁、薏米、米仁。味甘,性微寒。薏苡仁春生夏长秋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白色薏仁,都是成熟后祛壳后薏仁。二健脾降胃《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见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杏仁薏仁甘草汤。”这个条文的病因说的很清楚。两点要么“此病伤于汗出当风”要么“或久伤取冷所致也”所以产生的病证就是“一身尽疼,发热。”标准的麻*八证。此外,病证还有一个就是“风湿”。而这个“风湿”会在“日晡加剧”。关于什么是日晡?可以阅读这篇文章王医生聊医话:十六时辰为什么在日晡这个时间会加重。这个问题,我们后面有时间再单独讨论。总之,出现两个病理产物风邪和湿邪。风邪有麻*来解决了。这个湿邪就需要我们今天的主角薏苡仁来解决。从我们的惯性思维方式来考虑,薏仁应该是健脾的。通过健脾来祛除湿邪。但是健脾之药太多了。就整本《伤寒论》医圣健脾首选之药头三个,怕薏仁都排不上。但是湿邪又确实是因为脾失健运,而导致水液循环障碍产生的病理产物。《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胃阳虚,脾气不升,产生水湿。胃阳亢,肺气不降,到时热气化火。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从经方到时方,健脾药多如牛毛,但是为什么医圣这个祛湿单只用了薏苡仁。非是用胃之功效,而是用胃是升降枢之功能。三祛湿《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胸痹缓急者,薏苡仁附子散主之。”按照原文的意思。此处的胸痹是阳虚导致的。人体内的阳虚表现形式多是以水饮的方式来表现。为什么很多人一受凉,就马上流青鼻涕。这个也就是《内经》说的“在天为寒,在地为水”的意思。这个解决方案的处方薏苡仁附子散。就两个药,一个温阳健脾的附子。一个利湿排水的薏仁。同时我们也可以反证,这篇条文,前面治疗阳虚胸痹都是用薤白、桂枝、白酒。到这里用药,突然画风一转。温阳药变成附子。而整本《伤寒论》附子出现最多是太阴篇和少阴篇里。四排脓舒筋《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其身甲错,热灼津液所致。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告诉我们在全身津液被灼的前提下,腹部是最严重的。腹无积聚,告诉我们腹内还没有形成实质器质性的病变。

身无热,脉数。告诉我们,目前仅是功能性热灼津液严重的程度。在热灼津液的过程中,必定会牵连筋膜导致局部压力增大,而形成疼痛。

后时的时方中,比如清代张秉成的《成方便读》里的四妙散,也有薏苡仁这个药。用来排脓舒筋都是这个道理。

猜你喜欢一起学中药之白术!

一起学中药之桔梗!

一起学中药之荆芥!一起学中药之姜!

一起学中药之—防风

王峰医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起学中药之薏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