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校教师,因为职业病——声带息肉,医院,进行手术。又因职业习惯——观察生活,在“白色(白墙、白被子、白褥子、白大褂)”医院,我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主色——文明与幸福!
一个病房,从门至窗,三床依次排之,吾在“房中央”。靠窗户的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小伙子,在电力部门工作,出差中,突感头部剧烈疼痛,而且眼部发肿,急忙与家人视频通电,父母一听一看,急火攻心,向儿子发出“命令”:一是请假,二是喝止疼药,三是登机返程。
儿子遵命,立马按部返程,回到呼市,经附院排查最终确诊为鼻窦囊肿,并有积脓,压迫脑神经,全家人急到喉咙眼的心,又跌到肚里了,幸亏不是脑了子里的问题。
他是当天第二个手术患者,大约十点做完的;我是当天第五个,下午五点半出手术室的。
住院其间,他父母陪床,他父母均已近70的人了,到夜间,父亲因睡眠不好,回家休息,母亲一人陪着儿子。父亲回去后,突然他母亲的手机响起,儿子拿起一看,潜意识地读出了来电显示,“”,儿子问他妈,“谁啦?”,“能有谁,你爸”。儿子嘿嘿地笑了声,递给母亲!父亲问他母亲,给儿子做点什么可口的,便于他准备,天亮再带过去。
第二天,他父亲带着准备好的饭食,医院,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打哈欠,说是凌晨四点钟才打了个盹!
术后,老人的姑娘、姑爷,也就是小伙的姐姐姐夫,来病房看望弟弟,姐姐一进门,三步并作两步,来到弟的床前,端祥着弟的鼻子,惊喜地说:“没有疤痕啊!”。这才知道手术是从算孔下的刀镜完成的!姐姐叮嘱弟弟注意这,小心那!姐夫一个劲地向二老说宽心话,左叫妈又呼爹,嘴甜的像含上糖蛋蛋了,安顿二老一定要休息好!临别时,还甩给小舅子一个大大的红包!
其间,小伙的媳妇儿打来电话,说学校学生考试,刚忙完,也要赶过来,老公一股劲地提醒,大晚上累地别过来。媳妇儿虽说一会儿再说,但是一会就来了,来了以后不停地向老公及公婆解释工作忙,晚上回去还得判卷子。我也是老师出身,非常理解。二位老人,督促儿媳早点回去,安心工作!儿媳嘴甜地像蜜灌子,“妈辛苦了”“妈操心了”“妈您也注意身体”。此时,老人告诉儿媳妇儿,“儿子这几天不停地念叨你,说你平常也有头疼的毛病,也要尽快检查。”儿媳听后,感动地泪眼圈圈的。
夜间老母亲留下陪床,打地铺时,儿子提出让母亲睡床,自己铺垫睡地。母亲急眼了,“那可不行。让护士看见,我可成了罪人,让病人睡在地上!”
儿子笑着说,“没那个说法吧”!不管怎么样,小的拗不过老的。还是按照妈妈的吩咐去休息。妈妈坐在地铺上,一个劲地给儿子讲生活常识,因为老母亲就是医生退休的。让我们惊讶和感动的是,老太太通过斗音视频,为儿子写出了详细的注意事项,从用药到饮食,从保养到作息习惯,条理清晰,内容全面,胜似节节养生讲座。更令人羡慕与敬佩的是儿子,不烦不躁,笑脸相迎,恭耳细听!天下不以父母的慈爱为稀,但以儿女的敬顺为贵!!
傍门的床位,是一个六岁的小朋友,扁桃体肥大,也做了手术。生病的小孩主要是姥姥陪床,姥姥视外孙子为心肝宝贝。给外孙子喂饭,还不停地哄着“小皇帝,好好吃,快快地好起来!”。
一天晚上,孩子他妈,通过电话问孩子的姥姥,“孩子他爸过去了没?”孩子的姥姥顺口对闺女说,“你捏舍不得让你男人受累,人家才不来呢!”“妈这话说的,他的工作就是别人下班后他才上班”。原来孩子他爸在威信押运上班,跟车押款。老人也不是真心埋怨,而是为了促进闺女与女婿情感!老人的女儿在加油站工作,在自己的班上,一刻都不能离!
孩子在姥姥面前,就是皇帝,不停地耍皇威,发布命令,连吃饭喝水都提要求。
孩子的爷爷奶奶,估计在乡村,时不时地给孙子打电话,和孙子说,“好好听医生话,快快好起来,奶奶给你炖肉”,孙子说,“妈呀,又炖肉,我对你的炖肉简直吃腻了!”。爸爸在旁边喊:“怎跟你奶奶说话了,看老子一个逼兜抽你的!”孩子嘴呲了一呲,不敢说了!奶奶在电话那头,骂儿子,“不要骂我们孩子,可怜的,这几天又瘦了!”小皇帝就怕他爹,见了他爹,就变了个样!
孩子他爸估计是*人出身,动不动就利用“*用逼兜吓唬”!话少且直,做事有板有眼,有章有序,和老丈母娘轮岗值班,换班时,也很少客套话。来了就值勤,到点就交班!高效高质完成自己的任务!
病房里“左邻”与“右舍”,一个是知识分子家庭,一个是普通工人家庭。一个犹如一杯红酒,一个胜似一杯白酒;一个宛若一碗普洱茶,一个就像一碗白开水。一个用爱画出的油画般的生活,色彩丰富、画面细腻;一个用爱画出的素描般的生活,率真直接,朴实无华!都是一个“爱”,却是不同的“味”。
爱与温暖才是最好的药。
作者简介
王禹,和林县*校教师,和林格尔县作协主席。年出生,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人,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爱好文学,喜欢田园生活,被他的“微粉”称作“传播正能量的草根网络作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