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是指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双肾不同病理类型的免疫性损害,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姚树锦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该病不同分期的不同病机,施之临床,效果良好。
活动期:热毒炽盛,法当猛峻。此期患者多表现为明显的多形红斑、口腔溃疡、关节炎、光过敏等;经大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制剂的治疗,加重了湿与热的表现,症状多见周身酸痛,皮损潮红,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腻,脉细数。
故而此期用药当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为主。主要方剂以犀角地*汤加减。多合四妙散以加强利湿效果,加用芦根、白茅根等利水养阴之品以防伤阴。口腔溃疡加*芩、竹叶、灯心,关节疼痛加忍冬藤、秦艽。
维持期:养正祛邪,宽猛相济。此期患者由于糖皮质激素的撤减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热毒渐消,而逐渐出现脘腹胀满,心悸心烦,肢软乏力,盗汗自汗,舌淡苔腻,脉细滑等气虚、阴虚症状。
故此当以健脾益气养阴为法,以芪薏四君子汤健脾益气,生脉散益气养阴,阴虚火旺者加枸杞、金石斛、菊花。
缓解期:邪去正复,益火壮水。此期激素已停用或小剂量维持,久病及肾,故此期应以调节肾脏阴阳平衡为主,调气机,促升降。
阳气虚者以肾气丸为主加芡实、莲须、金樱子、锁阳等温肾固精,肾阴虚者以大补阴丸加龟板、鳖甲,沙参、玉竹等养阴之品,腰痛者,加川断、杜仲,纳少者,加鸡内金、砂仁。
总之,热毒虚瘀是本病的特点,亦确定了本病的辨证依据和治疗原则,标实阶段祛邪为主,清热凉血,利湿解毒;本虚阶段,扶正为法,滋阴益气,补肾填精;圆机活法,知常达变,以期达到“阴平阳秘”的治疗效果。
狼疮性肾炎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之肾脏损害的慢性炎症,是SLE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于青年女性。其典型的临床特征有蛋白尿、血尿、浮肿、高血压、关节痛、发烧、肝脾肿大等。个别患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出现肾病综合征以及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在几周到几个月时发生尿毒症,病情预后不佳。患者生化检查有特异性免疫复合物沉积、血中可找到狼疮细胞、血沉快、血清球蛋白增高、抗核抗体阳性及补体C3下降等。
对此,教授裴正学提出了扶正固本,祛邪治标的治则,治以滋补肝肾,养血生津,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法,用克狼汤、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克狼汤为裴正学总结之治疗狼疮性肾炎专方。
李某,女,42岁,年3月12日初诊。
主诉:腰痛伴浮肿1月。患者既往患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狼疮性肾炎2年。使用强的松治疗,最大剂量60mg/d,目前减量服用至10mg/d,消炎痛3片/d,病情好转。近1月未服药,自觉腰痛,浮肿尿少,手指关节疼痛加重,潮热盗汗,失眠梦多,神疲乏力,头晕头昏,视物昏花;颜面部蝶斑出现,舌质暗红,苔薄*,边有瘀斑,脉弦细数。血压:/90mmHg。查:血沉39mm/h,尿蛋白(2+)尿潜血(+),抗核抗体(阳性)。
西医诊断:狼疮性肾炎。
中医辨证:肝肾亏虚,瘀阻脉络。治宜滋补肝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用克狼汤、桃红四物汤加减。
组方:虎杖10克,淫羊藿10克,菟丝子10克,元参10克,生地12克,麦冬10克,女贞子10克,川断10克,杜仲10克,旱莲草15克,萆薢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红花6克,桃仁10克,鸡血藤20克,丹参20克,半枝莲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蚤休15克,车前草20克,汉防己10克。14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药后腰痛浮肿减轻,颜面部红斑颜色变淡,仍然失眠多梦,尿蛋白(2+),尿潜血(-),上方加合欢皮、夜交藤各20克,继服14剂。
三诊:诸症明显好转,尿蛋白(-),尿潜血(-)。血压:/80mmHg,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证属肝肾亏虚,上方去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蚤休、车前子、汉防己加枸杞子10克,菊花10克,山茱萸10克,山药10克滋补肝肾,固本扶正。
上方加减服用1年余病情好转,目前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
按:裴正学谓:“狼疮性肾炎属本虚而标实,肝肾亏虚为本,风湿热毒,痰瘀互结为标,滋补肝肾,养血生津为治疗此病之大法,并应佐以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滋补肝肾,常用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生地、山茱萸、淫羊藿、菟丝子、川断等药。热毒炽盛,风火相煽则高热不退,肢体浮肿,关节肿痛,加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生石膏、知母、虎杖、重楼等清热解毒药。
热盛伤阴则必加元参、生地、麦冬、石斛、丹皮、白芍等滋阴之品。血沉增快、免疫复合物沉积、狼疮细胞等均属痰湿热瘀,用生石膏、知母、萆薢、土茯苓、虎杖等清热除湿药;瘀血阻络,则需加入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丹参、鸡血藤等养血活血以祛风,此寓“治风先治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