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
TUhjnbcbe - 2021/5/14 19:01:00
休息痢宜服薏苡附子败酱散加仙鹤草

赵海舟老朽调治休息痢或慢性溃疡型结肠炎,经常大便夹有脓血,习投《金匮要略》薏苡附子败酱散,主张打持久战,长期疗效较好,不仅能以缓解,且复发时间延长。处方为薏苡仁30g、炮附子10g、败酱草20g,加仙鹤草15g,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服,30天作一疗程。腹痛加附子至15g,大便干结减薏苡仁为15g,脓血多将败酱草增到30g。若转化慢,功效不够理想,可把仙鹤草提升一倍。

小郎中按:薏苡附子败酱散的经典方证原文是: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顿服,小便当下。

薏苡附子败酱散主治肠痈,方证要点是:腹腔脓肿,按之濡,肌肤甲错,身无热,或畏寒肢冷,舌淡红苔白厚腻,脉滑数沉取无力。

张老在本文中根据赵海舟老前辈经验指出使用此方加仙鹤草可以治疗休息痢和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使用指征是大便夹有脓血,且主张要长期服药方可见效。张老明确给出了用药剂量和根据相关兼症药物用量可做适当加减。小郎中根据历代本草试分析一下方中药物的应用规律。

薏苡仁在《神农本草经》中论述:味甘寒,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久服轻身益气。

《名医别录》中论述:无毒,主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药品化义》:"薏米,味甘气和,清中浊品,能健脾阴,大益肠胃。主治睥虚泄泻,致成水肿,风湿筋缓,致成手足无力,不能屈伸。……取其入肺,滋养化源,用治上焦消渴,肺痈肠痈。又取其味厚沉下,培植下部,用治脚气肿痛,肠红崩漏。若咳血久而食少者,假以气和力缓,倍用无不效。

《本草新编》:"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视病之轻重,准用药之多寡,则阴阳不伤,而湿病易去。故凡遇水湿之症,用薏仁一、二两为君,而佐之健脾去湿之味,未有不速于奏效者也,倘薄其气味之平和而轻用之,无益也。

由以上本草论述可知,薏苡仁健脾祛湿,利肠胃,除痹止泻,清热排脓。在薏苡附子败酱散中主要起祛湿作用,张老在本文中指出,如大便干结则减轻薏苡仁用量。减轻用量,减轻祛湿作用,防止大便更加干结,不利于湿邪排出。

败酱草在《神农本草经》中的论述:味苦平,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

《名医别录》中的论述:味咸微寒,无毒,主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

《药性论》中的论述:治毒风顽痹,主破多年瘀血,能化脓为水。及产后诸病。止腹痛余疹、烦渴。

由以上论述可知,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祛瘀血排痈肿的作用,他在薏苡附子败酱散中兼有既能清除肠道中热结,又可活血化瘀,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的作用,小郎中认为败酱草是此方主药。因此张老指出脓血多者要加大败酱草的用量,应是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之意。

附子在《神农本草经》中的论述: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疮,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名医别录》中的论述:味甘,大热,有大毒,主治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又堕眙,为百药长

《本草纲目》中的论述: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痓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

由上论述可知,附子可治疗腹痛,下痢赤白,久痢脾泄,痈疽不敛等症,因此张老指出,腹痛明显者可加大附子用量,取其温阳散寒,止痛止泻之功。

仙鹤草是近现代发现的一味中药,具有收敛止血,止痢,杀虫的功效。主之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赤白痢疾,崩漏带下,劳伤脱力,痈肿,跌打,创伤出血。是一味很好的收敛止血强壮药。张老指出在本方中如果疗效发挥较慢可以增加仙鹤草的用量,小郎中认为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止血止痛,二是为了协同附子起到温振阳气,抗疲劳的作用。现代名医朱良春先生有一首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名方——仙桔汤,仙鹤草就是君药,诸位可参考学习。

小郎中认为,针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还有一味药可以选择,即是灶心*土,中医又称伏龙肝。《名医别录》中的论述是:味辛,微温。主治妇人崩中,吐下血,止咳逆,止血,消痈肿毒气。此药不仅可温中健脾,还可涩肠止血,消痈肿,因此可针对性的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只不过现代社会,这个药品不好寻找,但药确是一味好药。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飞雪初降已暮天

烛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勤勉笃行励后学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医林小郎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