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清热药
凡药性寒凉,以清解里热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本类药药性大多寒凉,少数平而偏凉,味多苦,或甘,或
辛,或咸。主能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退虚热,兼能燥
湿、利湿、滋阴、发表等。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表邪已解、内无积滞的里热证,如外感热
病高热、阴伤内热、湿热泻痢、温毒发斑、痈肿疮毒、阴虚潮热
等。
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
1、石膏
为治气分高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1)温病气分高热。
(2)肺热咳喘。
(3)胃火上炎所致的头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4)疮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外伤出血。
生石膏泻火,除烦渴。淡竹叶泻火,除烦尿。
2、淡竹叶
为治热病烦渴及火炎口疮之要药
清热除烦,利尿。
(1)热病烦渴。
(2)心火上炎并移热于小肠之口疮、尿赤。
(3)水肿,热淋,湿热*疸。
生石膏泻火,除烦渴。淡竹叶泻火,除烦尿。
3、竹叶
为治热病烦渴,心火上炎之要药。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1)热病烦渴,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
(2)热淋,小便不利。
(3)热入心包之神昏谵语。
4、知母
善清上中下三焦之热而滋润,上能清肺润燥,中能清胃生津,下能滋阴降火,有良好的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之功。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1)热病壮热烦渴。
(2)肺热咳嗽,燥热咳嗽,阴虚劳嗽。
(3)阴虚火旺,潮热盗汗。
(4)内热消渴,阴虚肠燥便秘。
配伍:
知母配*柏:清热降火坚阴,治阴虚火旺效佳。
知母配川贝母:既滋阴润肺,又清热化痰,善治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使用:清泻实火宜生用,滋阴降火宜盐水炒用。
直母惹火,只因认灶。联想:我把正直的母亲惹火了,只因认识了外号“灶王爷”的坏小子。
5、栀子
本品苦寒降泄清利,善清心、肺、三焦之火,导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入气分能泻火而除烦,入血分能凉血解毒而止血疗疮,入三焦能清利湿热而利尿退*。还消肿止痛之功。
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1)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
(2)湿热*疸,热淋,血淋。
(3)血热吐血、衄血、尿血。
(4)热毒疮肿,跌打肿痛。
配伍:
栀子配淡豆豉:清散郁热除烦力强,治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效佳。
栀子配茵陈:用走气分而泻火,炒黑入血分而止血,姜汁炒又除烦止呕。栀子仁善清心除烦,栀子皮兼清表热。
侄子卸货厨房,请李师谅解肿痛。联想:侄子卸货在厨房,请管厨房的李师傅谅解他的脚肿痛。
6、天花粉
本品苦寒清泄,微甘而润,并兼行散,入肺、胃经,为清润消肿排脓之品。既善清肺胃之热而生津液,润肺燥,又能消肿痛、排疮脓而疗疮治伤。
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1)热病伤津口渴,内热消渴。
(2)肺热咳嗽,燥咳痰黏,咳痰带血。
(3)痈肿疮疡,跌打肿痛。
此外,制成注射液又能引产。
10-15克
孕妇忌服,反乌头,不宜与乌头、草乌、附子同用。
7、芦根
本品甘寒质轻,入肺、胃经,清利与透发并具,清利中兼透发之性。既能清肺胃热而生津除烦、止呕,又能利小便而导湿热之邪从前阴出,还兼透散表邪。虽药力平和,但不滋腻,不恋邪,且味不苦而易服。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1)热病烦渴,舌燥少津。
(2)胃热呕哕。
(3)肺热或外感风热咳嗽,肺痈吐脓。
(4)小便短赤,热淋涩痛。
10-30克。
8、夏枯草
本品苦辛而寒,专入肝胆,主清泄散郁,略益血养肝。既善清肝火而明目,又善散郁结而消肿,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清肝明目,散结消肿。
(1)肝阳或肝火上升之头目眩晕。
(2)目赤肿痛,目珠夜痛。
(3)痰火郁结之瘰疬、瘿瘤。
瘰疬是指民间俗称的“疬子颈”或“老鼠疮”,中医称之为“瘰疬”,西医称它为颈淋巴结结核。
10-15克。
枯草干木三种。
9、决明子
本品苦寒清泄,甘润滑肠。入肝、肾经,能清肝火、益肾阴而明目,为目赤肿痛及目暗不明之要药。入大肠经,能清热润肠通便,为治热结肠燥便秘之佳品。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1)肝热或肝经风热之目赤肿痛、羞明多泪,目暗不明。
(2)热结肠燥便秘。
10-15克,降血脂可用至30克。
决名次请名唱。
10、密蒙花
本品甘而微寒,专入肝经,清泄与润养并具。既清泄肝热,又养肝润燥,故而善明目退翳,为目疾专药,凡目疾无论虚实,皆可酌用。
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肝热目赤,羞明多泪,眼生翳膜,肝虚目暗,视物昏花。
密蒙花养肝名医。
11、谷精草
本品辛散质轻,平而偏凉,升浮疏散,入肝、胃经。善疏风散热而明目退翳,为治风热目赤翳障之要药。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1)风热目赤,肿痛羞明,目生翳膜。
(2)风热头痛。
谷精草疏风名医。
12、青葙子
本品苦寒清泄,专入肝经。善清泄肝火,明目退翳,为治肝热目赤或翳障之要药。
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6-15克。
本品微寒,故脾胃虚寒者慎服,又能扩瞳作用,故瞳孔散大者忌服。
青葙子泻火名医。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13、*连
本品大苦大寒,清泄燥湿,药力颇强,主入心、胃经,兼入肝与大肠。作用偏于心及中焦,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湿热,为治湿热火郁之要药。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1)湿热痞满呕吐、泻痢、*疸。
(2)热病高热、烦躁、神昏,内热心烦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疮。
(3)肝火犯胃呕吐吞酸。
(4)血热妄行吐衄,痈疽肿毒,目赤肿痛,耳道疖肿,湿热疮疹。
*连配木香:既清热燥湿解毒,又理气止痛,治湿热泻痢腹痛,里急后重每用。
*连配吴茱萸:既清热泻火燥湿,又疏肝和胃制酸,治肝火犯胃,湿热中阻之呕吐泛酸。
*连配半夏、瓜蒌:既泻火化痰,又消散痞结,治痰火互结之结胸证效佳。
2-10克,生用长于泻火解毒燥湿,清心与大肠火。酒炒引药上行,并可缓和苦寒之性。姜汁或吴茱萸炒,则苦泄辛开,缓和其苦寒害胃之性,并增强降逆止呕作用。吴茱萸制又治肝郁化火证。
湿热火毒有*连,*柏虚热芩血安,龙胆专泻肝胆火,马尾三针同*连。马尾即马尾连,三针即三棵针。
14、*芩
本品苦寒清泄燥湿,主入肺与大肠,兼入胃与肝胆。作用偏于上焦肺及大肠,善清肺与大肠之火,除上中焦湿热。兼入血分,能凉血而止血,清热而安胎。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1)湿温,暑湿,湿热胸闷、*疸、泻痢、淋痛、疮疹。
(2)热病烦渴,肺热咳喘,少阳寒热,咽痛,目赤,火毒痈肿。
(3)血热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
(4)胎热胎动不安。
3-10克,生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较强,湿热、热毒诸证宜用。炒*芩苦寒之性略减,胎热胎动不安宜用。酒炒*芩能上行,清上焦热宜用。炒炭凉血止血力较强,血热出血宜用。条芩善清大肠火,枯芩善清肺火。
湿热火毒有*连,*柏虚热芩血安,龙胆专泻肝胆火,马尾三针同*连。马尾即马尾连,三针即三棵针。
15、*柏
本品苦寒,清泄燥湿,主入肾与膀胱,兼入大肠经,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火,退虚热,除下焦湿热。药力虽不*连,但以退虚热为长。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1)湿热下注之带下、淋浊、脚气、足膝红肿。
(2)湿热*疸,湿热泻痢,湿疹,湿疮。
(3)热毒疮肿,口舌生疮,血热出血。
(4)阴虚盗汗遗精,骨蒸潮热。
*柏配苍术:既清热又燥湿,且走下焦,治湿热诸证,特别是下焦湿热证有效。
3-10克。清热燥湿解毒宜生用,清相火退虚热宜盐水炒用,止血宜炒炭。
湿热火毒有*连,*柏虚热芩血安,龙胆专泻肝胆火,马尾三针同*连。马尾即马尾连,三针即三棵针。
16、龙胆
本品大苦大寒,清泄燥湿,药力较强,主入肝胆经,兼入膀胱经。既善清下焦湿热,又善泻肝胆实火,为治肝胆湿热、实火之要药。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1)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带下、阴囊湿疹,湿热*疸。
(2)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等。
(3)高热抽搐,小儿急惊,带状疱疹。
3-6克。
本品大苦大寒,极易伤胃,故用量不宜过大,脾胃虚寒者忌服。
湿热火毒有*连,*柏虚热芩血安,龙胆专泻肝胆火,马尾三针同*连。马尾即马尾连,三针即三棵针。
18、苦参
本品苦寒清燥,沉降下行。既善清热燥湿、祛风杀虫而止痒,又能利尿导湿热之邪从小便出,为治湿热之疮疹、带下、*疸、泻痢、便血及淋痛等所常用。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1)湿疮,湿疹,疥癣,麻风,阴痒,带下。
(2)湿热*疸、泻痢、便血。
(3)湿热淋痛,小便不利。
3-10克。
反藜芦。
苦参清早撒尿,苦豆痛。苦豆子:清热燥湿,杀虫,止痛。
第三节 清热凉血药
19、生地*
本品苦寒清泄,味甘质润,入心、肝、肾经,为清滋润滑之品。既清解营血之热,又善滋阴清热而生津,还能润燥滑肠。鲜者我鲜地*,长于清热凉血;干者名干地*,长于滋阴凉血,炒炭多用于止血。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1)温病热入营血证。
(2)血热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
(3)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
(4)阴虚肠燥便秘。
10-30克。
生地两学,让银生金场。
20、玄参
本品味苦甘咸,质润性寒,入肺、胃、肾经,为清凉滋润解散之品。既能清热凉血、养阴护营,又能滋阴降火、润燥滑肠,还善清解火毒、消散肿结。
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 (1)温病热入营血,温毒发斑。 (2)热病伤阴心烦不眠,阴虚火旺骨蒸潮热。 (3)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瘰疬痰核,阳毒脱疽。
(4)阴虚肠燥便秘。
10-15克。
反藜芦。
玄参清凉降火,解散场。
21、牡丹皮
本品苦辛微寒,入心、肝、肾经,为清泄行散之品。既善清热凉血,又善活血化瘀,还兼退虚热、透阴分伏热。有凉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动血之特点。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
(1)温病热入血分而发斑疹,血热吐血、衄血。
(2)温病后期阴虚发热,久病伤阴无汗骨蒸。
(3)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癥瘕,跌打伤肿。
(4)痈肿疮毒,肠痈腹痛。
6-12克,清热凉血宜生用,活血化瘀宜酒炒用,止血宜炒炭用。
本品清泄行散,故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不宜服。
牡丹皮,晾活鱼须。
22、赤芍
本苦而微寒,专入肝经,为清泄行散之品。既善清肝火除血分郁热而凉血,又善活血化瘀而止痛。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
(1)温病热入营血之斑疹吐衄,火热内伤之血热吐衄,皮下出血。
(2)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癥瘕,跌打肿痛。
(3)痈肿疮毒,目赤肿痛,肝郁化火胁痛。
6-15克。
反藜芦。
吃稍凉,三月痛肝。
23、紫草
本有品甘寒清解,咸入心肝血分,并具滑利之性。既善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使热毒从内而解;又兼利尿滑肠,导热毒从二便出。凡斑、痘、疹属血热毒盛者均宜,尤以斑疹紫黑兼二便不利者用之为佳。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1)温病血热毒盛之斑疹紫黑,麻疹。
(2)疮疡,湿疹,阴痒,水火烫伤。
3-10克。
紫草凉鞋获得枕(紫草凉血活毒疹)。
24、水牛角
本品苦寒清泄,咸入血分,主入心、肝经,兼入胃经。既善清热凉血,又善解毒消斑,为治高热神昏斑疹与血热出血所常用。
清热凉血,泻火解毒,定惊。
高热神昏,血热斑疹吐衄,惊风。
15-30克,大剂量60-克。
水牛角,两毒钉(凉毒定)。
第四节 清热解毒药
25、金银花
为清解疏散之品,既既善清解热毒,又能疏散风热,凡热毒或风热所致病证皆可选用。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1)外感热病,风热表证。
(2)痈疮疖肿,肠痈,肺痈,乳痈。
(3)热毒泻痢。
使用注意:治血痢及便血多炒炭用。
金银花四书,连翘要总借。
26、连翘
既清热解毒,又疏透消散,还兼利尿。素有“疮家圣药”之称,为治热入心包证所常用。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
(1)外感热病,风热表证。
(2)痈肿疮毒,乳痈,肺痈,瘰疬痰核。
(3)热淋涩痛。
使用注意:连翘心长于清心火。
金银花四书,连翘要总借。
27、蒲公英
既清热解毒而消痈肿,又利湿与通乳,虽治各种疮痈,但以治乳痈最佳,并治火毒咽痛,目赤及湿执*疸、淋痛。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1)乳痈,痈肿疮毒,各种内痈。
(2)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毒蛇咬伤。
(3)湿热*疸,热淋涩痛。
蒲公英是总接李司令。
28、白花蛇舌草
善清热解毒,消散痈肿,治疮痈,肠痈,咽痛,能解蛇毒、利湿、抗癌,治毒蛇咬伤,热淋及癌肿。
清热解毒,消痈,利湿。
(1)痈肿疮毒,咽喉肿痛,肠痈,毒蛇咬伤。
(2)热淋涩痛,小便不利。
(3)胃癌、食管癌、直肠癌。
白花蛇舌草是晕死。
29、鱼腥草
专入肺经,既清解透达,善清热解毒,排脓消痈,为治肺痈之要药,又兼通利,能利尿通淋,为治热淋涩痛所常用。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1)肺痈咳吐脓血,肺热咳嗽痰稠。
(2)热毒疮疡,湿热泻痢。
(3)热淋涩痛。
鱼腥是涌脓鸟通林。
30、败酱草
主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兼祛瘀止痛。主治肠痈腹痛,为首选要药。兼治肝痈、肺痈及血瘀胸腹痛。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1)肠痈,肝痈,肺痈,痈肿疮毒。
(2)血滞胸痛腹痛,产后瘀阻腹痛。
败酱是用农鱼桶。
31、野菊花
善清热解毒而消散痈肿,为治热毒疮痈之要药,能疏散风热,咽喉痛及风热,功之目赤肿痛,兼平肝,治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清执解毒,疏风平肝。
(1)疔疮痈肿。
(2)风热感冒,咽喉肿痛。
(3)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野菊花是风干。
32、紫花地丁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善治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乳痈,肠痈,兼治目赤肿痛及毒蛇咬伤。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1)治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乳痈,肠痈。
(2)目赤肿痛。
(3)毒蛇咬伤。
紫花是两种。
33、穿心莲
既清解肺胃经之热毒,又苦燥大小肠之湿热,并略兼透散。凡热毒、湿热所致病证,无论有无表证皆可选用,还能解蛇毒。
清热解毒,燥湿。
(1)温病初起,感冒发热,肺热咳嗽,肺痈,咽喉肿痛。
(2)痈疮疖肿,毒蛇咬伤。
(3)湿热泻痢,热淋涩痛,湿疹。
穿心莲是早死。
34、板蓝根
功与大青叶尤善凉血利咽。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1)温病发热,头痛发斑疹。 (2)咽喉肿痛,痄腮,痈肿疮病,丹毒,大头瘟疫。
老板四两盐。
35、大青叶
善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1)温病热入血分之高热、神昏、发斑。 (2)丹毒,咽喉肿痛,口疮,痄腮、痈肿疮毒。
大青叶是凉拌咽肿。
236、青黛
专入肝经血分,既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治热毒发斑、血热吐衄、痄腮、喉痹、疮痈、丹毒。又善清肝泻火而定惊止血,治肝热惊痫抽搐,肝火犯肺之咳嗽痰血。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定惊。
(1)热毒发斑,血热吐血、咯血、衄血等证。
(2)小儿急惊发热抽搐。
(3)肝火犯肺之咳嗽胸痛、痰中带血。
(4)痄腮肿痛,喉痹,火毒痈疮。青黛是凉伴定惊。
37、重楼
苦泄行散,微寒清热。专入肝经,并有小毒。既善清泻热毒、解蛇毒、消肿止痛,治疮痈肿痛、毒蛇咬伤及跌打伤痛,又能凉肝息风定惊,治小儿惊风抽搐。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
(1)痈肿疮毒,毒蛇咬伤。
(2)小儿惊风抽搐。
(3)跌打肿痛,外伤出血。
重楼是肿痛风惊。
38、牛*
既善清热解毒,又善凉肝息风而止痉,还善清心豁痰而开窍。主治热毒、痰热生风所致诸证。
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1)热毒疮肿,咽喉肿烂,口舌生疮,瘰疬。
(2)温病高热动风,小儿急惊抽搐,痰热癫痫。
(3)温病热入心包神昏,中风痰热神昏。
牛*是风痉痰窍。
牛*配珍珠:治咽喉肿烂,口舌生疮,有清热解毒生肌之效,治痰热神昏,中昏痰迷,有清心凉肝、化痰开窍之功。
39、熊胆
清热解毒而消肿,治疮肿、咽痛及痔疮可用,又清肝明目、息风止痉,治肝热、肝风可投。
清热解毒,明目,止痉。
(1)痈疮肿毒,咽喉肿痛,痔疮肿痛。
(2)目赤肿痛,目生翳障。
(3)高热风动,小儿急惊,癫痫,子痫。
内服:入丸散,1.5-2.5克,不入汤剂。
熊胆竟明目袭警。
j40、白头翁
苦寒降泄,专入大肠经。善除大肠热毒蕴结而凉血止痢,既为治热毒血痢之良药,又为治阿米巴痢所常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1)热毒血痢。
(2)阿米巴痢。
白头翁四两梨,马血淋。
41、马齿苋
本品酸寒清解,质滑通利,入大肠与肝经。既清热凉血而解毒止血,又滑肠而导湿热邪毒从大肠排出,且味不苦易服,故善治热毒血痢、疮肿、血热崩漏、便血。此外,兼利尿通淋,治热淋、血淋可投。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
(1)热毒血痢,热毒疮疡。
(2)血热崩漏、便血。
(3)热淋、血淋。
白马四两梨,马血淋。
42、射干
本品苦寒清泄,专入肺经。善清解散结,祛痰利咽。主治咽喉肿痛,属热结痰盛者尤宜;兼治痰多咳喘、久疟疟母、经闭及痈肿瘰疬。
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
(1)咽喉肿痛(证属热结痰盛者尤宜)。
(2)痰多咳喘。
(3)久疟疟母,经闭,痈肿,瘰疬。
孕妇及脾虚便溏者忌服。
射干四谈烟结肿。
43、山豆根
本品苦寒清泄,力强有毒,入肺、胃经。善清肺胃之火而解毒、消肿、利咽,既治火毒壅结之咽喉肿痛,又治胃火炽盛之牙龈肿痛,还治肺热咳嗽及热毒疮肿。
清热解毒,消肿利咽。(1)火毒蕴结之咽喉肿痛,肺热咳嗽。
(2)牙龈肿痛,痈肿疮毒,湿热*疸。
本品苦寒有毒,故服用不宜过量。3-6克
山豆根四种烟。
44、马勃
本品辛散质轻,性平偏凉,专入肺经。既善清散肺经邪热而解毒、消肿、利咽,治风热或肺热之咽喉肿痛、咳嗽失音;又能止血,治血热吐衄与外伤出血。
清肺,解毒,利咽,止血。
(1)风热或肺热之咽喉肿痛、咳嗽失音。
(2)血热吐衄,外伤出血。马勃会验血。
45、金果榄
本品性味苦寒,归肺、大肠经。有清热解毒,利咽,止痛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痈疽疔毒,泄泻,痢疾,脘腹疼痛。
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1)咽喉肿痛。
(2)痈疽疔毒。
(3)泄泻,痢疾,脘腹疼痛。
金果榄四烟筒。
46、大血藤
本品清泄走散,性平偏凉,入大肠与肝经。既善清热解毒、活血而止痛消痈,治肠痈、疮痈、跌打瘀痛及妇产科血瘀诸证;又能祛风通络,治风湿痹痛。
清热解毒,祛风通络,活血止痛。
(1)肠痈腹痛,痈肿疮毒。
(2)跌打损伤,痛经,经闭,产后瘀阻。
(3)风湿痹痛。
本品苦泄行血,故孕妇慎服。
大学四处活动。
f47、鸦胆子
本品苦寒清燥,并有小毒,主入大肠,兼入肝经。内服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痛截疟,善治热毒血痢、休息痢及疟疾。外用腐蚀赘疣。
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1)热毒血痢,休息痢。
(2)疟疾。
(3)赘疣,鸡眼(外用)
味极苦,不宜入煎剂,应去壳取仁,装入胶囊,或以龙眼肉或馍皮包裹吞服。
鸦胆四死虫,利疟四油。
,48、金荞麦
本品苦寒清泄,主入肺经,兼入脾、肝经。善清热解毒、祛痰排脓,为治肺痈、肺热咳嗽之要药。兼散瘀止痛,治瘰疬、疮肿、咽痛、蛇伤、损伤、痛经、痹痛可用。
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散瘀止痛。
(1)肺痈,瘰疬,疮疖,毒品蛇咬伤。
(2)肺热咳嗽,咽喉肿痛。
(3)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痛经。金荞麦四谈浓,散瘀痛。
49、半边莲
本品甘淡渗利,寒能清解,主入心与小肠经,兼入肺经。既善清解蛇毒与热毒,为治毒蛇咬伤与热毒疮痈之要药。又能利水消肿,治大腹水肿可投。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1)毒蛇咬伤,蜂蝎刺蜇。
(2)大腹水肿,小便不利,*疸尿少。半边脸四水肿。
50、半枝莲
本品辛能行散,苦寒清泄,入肺、肝、肾经。既清解热毒与蛇毒,又散瘀凉血而止血,还清热利水而通淋消肿,尤善治毒蛇咬伤、疮肿与癌肿。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
(1)跌打损伤,吐血衄血。
(2)大腹水肿,血淋涩痛。半枝莲四水肿,散瘀血。
51、秦皮
本品寒清解,苦燥泄,涩能敛,主入大肠,并入肝、胆,有涩而不敛邪之优点。既清热解毒止痢,为治热毒泻痢之要药。又清热燥湿止带,为治湿热带下之佳品;还清肝泄热明目,为治目赤肿痛所常用。
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
(1)湿热泻痢。
(2)赤白带下。
(3)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秦皮四清明,燥湿带。
52、白鲜皮
本品苦寒清解,苦燥泄,既入脾、胃经,又入膀胱与小肠经。善清解热毒,能燥湿祛风而止痒,可利小肠水气、通利关节而退*、止痹痛,治湿热疮疹、疥癣、湿热*疸及风湿执痹常用。
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
(1)湿热疮疹,疥癣瘙痒。
(2)湿热*疸,风湿热痹。
白鲜是风湿痒。
53、垂盆草
本品甘淡渗利,凉能清热,主入肝、胆,兼入小肠经。善清热解毒、利湿退*,治湿热*疸常用,治疮肿及蛇伤可投。
清热解毒,利湿退*。
(1)疮疡肿毒,毒蛇咬伤,水火烫伤。
(2)湿热*疸,小便不利。垂盆是湿*。
54、木蝴蝶
本品苦泄甘和,性凉质轻,清疏升浮,入肺、肝、胃经。善清热利咽、疏肝和胃,既为治咽喉肿痛之要药,又为治肝胃气痛所常用。
清热利咽,疏肝和胃。
(1)咽喉肿痛,音哑。
(2)肝胃气痛。土茯苓,解毒利湿利关节,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胃。
55、土茯苓
本品甘淡渗利,性平偏凉,入肝、胃经。功能解毒利湿、通利关节,既为治梅毒或因患梅毒服汞剂而致肢体拘挛之要药;又为治湿浊下注及湿疮湿疹之佳品。
解毒,利湿,通利关节。
(1)梅毒,或因患梅毒服汞剂而致肢体拘挛者。
(2)淋浊,带下,脚气,湿疹,湿疮。
土茯苓,解毒利湿利关节,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胃。
第五节 清虚热药
56、青蒿
本品苦寒辛香,主以清凉,兼以透散,主入肝、胆,兼入肾经。既退虚热、清肝热、凉血热、除疟热、解暑热,又透阴分伏热、透营热、透表热。虚热、实热两清,兼表也可投用。
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1)阴虚发热,骨蒸潮热,虚热兼表。
(2)热病后期之夜热早凉,或低热不退。
(3)血热疹痒、吐血、衄血。
(4)疟疾寒热。
(5)暑热外感,暑热烦渴。
青蒿配白薇:二者相合,既善退虚热、凉血热,又兼透散,既治阴虚发热、小儿疳热,又治营血分有热及阴分伏热等证。
青蒿配鳖甲:二药相合,既善清退虚热,又能滋阴凉血,治阴虚发热每用。
煎汤,6-12克,不宜久煎。
情好需捏两书。
57、地骨皮
本品甘寒,清凉益阴,入肺、肾、肝经。既退虚热、凉血热、泄肺火,又略兼益阴而生津。治有汗骨蒸最宜,治血热出血可选,治肺热咳嗽常用。
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
(1)阴虚发热,有汗骨蒸,小儿疳热。
(2)血热吐血、衄血、尿血。
(3)肺热咳嗽。
(4)内热消渴。
地骨皮配桑白皮:既清肺火,又利尿导热邪从小便出,且润肺而不苦泄伤阴,故治肺热咳嗽每用。
内服:煎汤:6-15克
骨皮虚凉肺火津。
58、白薇
本品苦泄降,咸入血,寒清解,兼透散,略益阴,入肝、胃、肺经。既退虚热、凉血热,又透营热、透表热,为治虚热及热入营血之要药。并能清肺而止咳,利水而通淋,解热毒而疗疮,解蛇毒而疗毒蛇咬伤。
退虚热,凉血清热,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1)阴虚发热,骨蒸潮热,产后虚热,阴虚外感。
(2)温病热入营血证,肺热咳嗽。
(3)热淋,血淋。
(4)痈肿疮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
白薇配玉竹:白薇性寒,功能退虚热兼透散益阴;玉竹性平,功能滋阴生津而不甚滋腻,两药相合,既滋阴又透表,治阴虚外感。
嘘,白尾亮鸟林到窗。
59、银柴胡
本品苦寒清燥,沉降下行,上入心经,中入胃经、下走肝与大肠经。既清虚热、除疳热,又清湿热、解热毒、为虚热、实热两清之品,凡虚热、湿热、火毒所致病证皆可选用。
退虚热,清疳热。
注释:疳积是疳症和积滞的总称。疳症是指由喂养不当,脾胃受伤,影响生长发育的病症,相当于营
养障碍的慢性疾病。积滞是由乳食内积,脾胃受损而引起的肠胃疾病,临床以腹泻或便秘、呕吐、腹胀为主要症状。
(1)骨蒸潮热。
(2)小儿疳热。
(3)湿热泻痢,*疸。
(4)咽痛,疮肿,痔肿便血。
银柴虚疳胡连湿。
60、胡*连
本品甘而微寒,入肝、胃经,主以清泄,略兼益阴。善退虚热、清疳热。有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腾之长,为治虚热骨蒸之专药。
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解热毒。
(1)阴虚发热,骨蒸劳热。
(2)小儿疳热。
内服:煎汤:3-9克。
银柴虚疳胡连湿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