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汪芳记半夏说
TUhjnbcbe - 2021/1/6 16:21:00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好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60516/4853033.html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智慧搜索麻城文学微刊老屋湾大赛全部作品‖大赛评奖‖颁奖盛典‖获奖作品电子书‖搜作品‖搜作者‖大美麻城‖文化麻城‖云峰诗友会‖编读同期声‖故事会‖散文‖现代诗‖诗词库‖近期热帖‖诗联年度热帖‖诗友会年度热帖‖散文小说年度热帖‖点将台‖管理团队‖投稿须知‖举水晨读‖半月新帖‖精华作品‖抗疫诗文‖顾问专辑‖编委专辑‖乘马诗社‖学苑新苗‖*土诗社‖校园新风‖视频汇‖读者信箱‖诗词评论‖唐风宋韵‖格律知识

半夏说

汪芳记

五月半夏生。这“五月”说的是农历,在夏季三个月中正是中间的那个月份,骚人题诗作画喜欢称之为“仲夏”。“仲夏”放在二十四节气中,正好对着夏至。《礼记·月令》:“(仲夏之月)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鹿角解是说到了夏至的时候,雄鹿旧年的鹿角就要开始脱落,像蛇蜕皮,新角亦随之滋生;蝉始鸣就不要解释了,漫长的夏日,它的聒噪之声,让物候变得更加慵懒;“半夏生”就是说在这个季节半夏长了出来,为蓬勃的夏日,献上自己的葱茏。“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据说是有先后的,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是谓“夏至三候”,如果应用数学老师教的算法,每一候五天,三五一十五。它们共同烹蒸出一个慵懒的节气。古人善于总结,把这些本没有多少相干的事拉扯到一起,就形成鲜明的“夏至风光”了。

李时珍说,半夏,五月苗始生,居夏之半,故为名也。中药名字的由来,细细探究,还是有一堆规律的:以产地名,如麻邑之麻荆芥,巴蜀之川*连,广东新会之广陈皮;以颜色名,如红花、*芩、白芍、青藤;以味道或气味名,如香附、苦参、甘草、败酱草;以形态名,如人参、龙眼、狗脊、牛膝;以作用部位名,如板蓝根、大青叶、旋复花、女贞子;以拟动物形态名,如虎杖、蛇床子、狼毒;以活生生人物名,如何首乌、杜仲、刘寄奴;以功效名,如防风、血竭、锁阳、益母草;中原之外的舶来品有的是音译名,如曼陀罗,有的冠以“番”“胡”,如番泻叶、胡麻仁,等等,细究每一味中药,无论其大名高雅还是粗俗,最初就像呱呱落地的婴儿,一家人围在残灯下翻破《词源》《辞海》,费尽心机才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名号,同样也有期冀。夏之半生长的半夏,就是在这样的一派欣荣中,要去完成自己的使命。作为观赏植物,它芳姿绚丽,未成熟时青翠欲滴,成熟后质朴天真,不再虚华;作为药物使命,有如将*驱寇,冲锋陷阵从不掩遮暴烈脾气,属于张翼德站在长板桥手绰蛇矛,倒竖虎须圆睁环眼之辈。

半夏是天南星科植物,药用部分主要是它的块茎,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临床主要功效是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散结消肿,凡因寒痰湿浊引起的喘咳痰多、恶心呕吐、头昏眩晕、瘿瘤痰核都可以用,是一种常用药。因为有毒,多数病例需要炮制后才能用。半夏炮制品大约有三种: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是将生半夏用清水漂数日去其麻辣味后,再用白矾煮透切片晒干,其功长于化痰;法半夏是生半夏浸于甘草、石灰水中再加工,用于祛寒痰;姜半夏是将半夏与生姜、白矾煮,长于止呕。生半夏一般外用,但也有胆大医生给予内服,生用比炮制后的作用力量大很多。有人就是因为生半夏这个特性,用于顽固性疾病,以毒攻毒,当然最好由小剂量慢慢试。轻微中毒,生姜可解。在中药十八反中,半夏是不能跟乌头类的药物到一起合用的,会增强成倍的毒性。中药十八反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半夏与乌头的合用禁忌却很绝对。半夏辛燥,耗气伤阴,中病即止,不可久用。*帝内经“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就是针对半夏之类的药物讲的,长时间用后会对身体造成新的损害。任何事都有一个度,用药如用兵,医事更特别。

生姜解半夏毒,有一个关于食竹鸡的故事:说是某官宦患喉痹,说话吞咽就痛,请名医久治不愈,遂悬赏地方。有民间走方医听到悬赏后主动请缨,说是自己有办法。走方医就是古时候摇着铜铃、走街串巷混饭吃的游医。那医生其实内心也没有多大把握,但吃饭毕竟是头等大事,在一番装模作样的望闻问切以后,游医说先要上个茅房再来拟方。路过官宦的后花园,见竹笼中养着很多漂亮的野鸡,就随口问家仆,这些野鸡是用来欣赏的还是作为宴食?家仆说,老爷最喜欢竹鸡豆腐汤。游医豁然开朗,明白了官宦喉痹的原因。回到亭中对官宦说,戒竹鸡、食生姜七日病愈。后果然如此。人问其故?游医说,竹鸡喜欢食生半夏,官宦久食竹鸡,乃半夏中毒也。得生姜自解。社会上的这些游医能够生存下来,有的日子还过得滋润,自然是有其窍门。《食物考》载竹鸡,烹宜用姜,也是经验之谈。

在我国北方麦产区,有麦收后走亲戚的习俗,叫“看麦罢”或“走麦罢”,原因是经过麦收后的艰辛劳动,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亲戚相互走动,告诉丰收的喜悦。最初这个风俗的形成,和“半夏”还沾上了一点边:说是很久以前,有一位医生,因为家务事与自己的姑姑闹了矛盾,两家人好长时间没有来往。姑侄毕竟是至亲,为了解开大家心中的疙瘩,做侄儿的在一次麦收之后,就主动到姑姑家去走动,以示和好。进了姑姑家门,见姑姑面*肌瘦,委顿不堪。问其缘由,长期胸膈胀满,几经用药,没有效果。侄子一番诊断后,认为是气机郁滞痰湿凝结,就重用半夏治愈了姑姑。姑侄从此也和好如初。为了记住这件事,就把“半夏”改称“示姑”“和姑”之名,并自此麦收之后,亲戚间相互走动,互相问候而逐渐形成了这样的风俗。麦收后走亲戚,以示丰收,家庭和睦之时,正是半夏之际,为便于记忆,用“示姑”“和姑”这样的名字,也很有道理。半夏还有“守田”的叫法,因为夏至麦收以后,地里再没有别的了,只有它还在茂盛生长,守在地畈里,也还贴切。昔年孔平仲有《常父寄半夏》诗,古风体,首句就是“齐山多半夏,采自鹊山阳。”齐山是济南的旧称,鹊山据说是扁鹊炼丹和殁葬的地方,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孔平仲是北宋人,和苏东坡同时代,籍贯江西峡江县。孔氏有三兄弟,老大叫文仲,号经父,老二叫武仲,号常父,平仲为老三,号毅父,孔氏三兄弟都有功名,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代,与苏东坡一个阵营,苏家二兄弟与孔家三兄弟来往密切,*庭坚说其时文坛上“二苏联璧,三孔分鼎”,可见也算那时的风流人物,但历史大浪淘沙,三孔与二苏,放到现在完全不在一个层级上的。孔平仲《常父寄半夏》这诗写得很诙谐,说是收到了老二从鹊山寄来的半夏后,家里的孩子顿时分抢,以为是吃的好东西,不管不顾,嚼在口中辛辣无比,还险些中毒。告诫人半夏可不能随便乱用。平仲诗流传以后,鹊山半夏更出名了。其实好半夏不止鹊山。湖广蛮荆之地也有佳品。半夏作为药物,虽不是什么补品,但摧枯拉朽,不补之中寓大补。所谓邪去则正复是也。

汪芳记散文作品链接《在移民公园的半个下午》彼岸花,开或不开心有丁香结秋色金樱车前,车前汪芳记

中药散文(4—5)

汪芳记

枯草颂(外一篇)

“妒妇”*芩

血色浪漫——三七

粉葛迷离汪芳记

铁脚威灵仙汪芳记

记忆白茅根

汪芳记

会飞的蒲公英

汪芳记

薏苡明珠

汪芳记

栀子甲日记

汪芳记

败酱草

汪芳记

叫我吴茱萸

汪芳记

“暖胃”麦门冬

尽在焚香听雨中

你“在看”我吗?

云峰诗社

1
查看完整版本: 汪芳记半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