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奶 看似天然却不干净_乳品专题_产业经济
为保证消费者健康,卫生部及我市先后出台相应法规,禁止出售散装牛奶。但是,仍有些不明就里的消费者还在按固有的消费习惯购买违禁的散装奶喝,全然不知散装奶可能给自己和家人健康造成的危害。
价格低廉市场不小
在我市一些早夜市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家属区常有散装奶出售点分布,还有一些奶贩走街串巷,进居民楼兜售散装奶。据有关部门粗略统计,每天在市场上流通的散装奶达3至5吨。
市生牛奶监督所有关负责人分析,散装奶之所以有市场,原因主要有几点:
———价格便宜。散装奶价格为一公斤2元至2.4元,而成品鲜奶则为4.8元至6元,悬殊的价格差使一些低收入群体对散装奶情有独钟。据了解,在散装奶销售点排队购买者多为收入不高的中老年人。
———误认为奶皮厚有营养。事实上,成品牛奶看似稀薄,是因为它已被加工成均脂奶,脂肪球是未经加工的1/12,被溶解在奶里,不易形成奶皮,但更容易被吸收。有关检测表明,散装奶乳脂、蛋白质含量等营养成分均低于正规成品奶两个百分点以上。
———误认为反复煮可消毒。专家称,牛奶的最佳加热温度为65℃,多次煮沸会破坏掉大部分营养物质,失去牛奶应有的价值。
细菌超标卫生堪忧
东北农大畜牧专家介绍,目前我省奶牛散养数量占相当大比例,不少养殖户卫生意识淡薄,牛舍条件较差,牛的进食、排泄都在牛棚里,过滤牛奶用的纱布很长时间都不换。并且,一些奶牛的奶头清洗不干净,盛奶的容器卫生又不过关,原料奶会直接受到污染。再加上在牛奶由手挤到小桶里,再由小桶倒入大桶等过程的多个环节中,原料奶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一些细菌可能从空气直接进入挤奶设备和生乳中,也会造成原料奶的污染。
散装奶由于没有严格消毒措施甚至根本未消毒,大量细菌存留其中。据介绍,合格消毒奶的生物指标为每毫升低于50万个,而市生牛奶监督所对散装奶的菌落实验表明,散装奶中微生物含量多达数亿个,超标数千倍。
未经检疫传播疾病
对于患有“人畜共患疾病”的奶牛,其牛奶对饮用者的危害就更加怵目惊心。
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为人畜共患病,人如果食用了含有这些病菌的牛奶就可患上这些疾病。处于结核病开放期的奶牛,其牛奶中含有大量结核菌,可以将结核病传染给饮用者;患布氏杆菌病的奶牛,其牛奶中含有布氏杆菌,人食用后可被传染,可使妇女患上不孕症,孕期妇女可导致流产。据介绍,我市一妇女多次习惯性流产,后来查出是感染布氏杆菌所致,经分析是因其长期饮用散装奶造成。
由于散装奶均是未经检疫的非法销售产品,其中含有有害病菌的机率很高。而省消协有关人士介绍,如果因食用非法销售的牛奶而被传染疾病,是不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的,将导致索赔无门。
恶劣造假令人发指
由于市场上的散装奶大部分为奶牛户或奶贩所售,他们受利益驱动,掺杂使假手段令人发指。据有关部门统计,散装奶掺假手段多达上百种。牛尿、滑石粉、工业碱等令人作呕的有害物质全成了牛奶中的“填加物”。
———为使牛奶看似浓稠,掺滑石粉。将白色、细腻的滑石粉兑入奶中,再大量加水稀释,一公斤奶瞬间增倍。
———掺劣质豆粉。牛奶兑水后,造假者通常会加入豆粉,而廉价的劣质豆粉是他们的首选。
———为使牛奶不变酸,掺工业碱。天气炎热之际,散装牛奶在室温下放置几小时就变酸,于是奶贩便预先加碱“防患于未然”。更有甚者,还往牛奶中掺牛尿以提高PH值。
———为保鲜,掺防腐剂、抗生素。牛奶挤出后两小时,如未经妥善处理,细菌会成倍递增。牛奶当日卖不了,奶贩子为延长保质期,就超量掺入致癌物质亚硝酸盐等防腐剂。
农业部规定:“用抗生素或其他对人体有影响的药物治疗中的母牛所产的牛乳和停药后3日内的牛乳不得收购。”2002年10月开始实施的《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标准》,要求“抗生素不得检出”。但在炎热的夏季,部分奶贩会直接往奶中加入抗生素,这种违规做法将使饮用者无形中食入抗生素,进而产生抗药性,危害健康。
管理法规待完善
据市生牛奶监督所有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我市于1999年出台《哈尔滨市生牛奶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未经加工消毒的生牛奶不准上市销售。有关部门去年一年取缔散装奶销售点上千人次,但其中的一些总是死灰复燃。据分析,这一方面因为散装奶价格便宜,在消费者中仍有市场,另一方面则是有关法规执罚力度远远不够导致。《哈尔滨市生牛奶管理办法》规定,对出售散装奶的奶贩,只能罚款20至50元,且不能没收非法销售的散装奶。由于处罚偏轻,对奶贩难以形成震慑,导致散装奶小贩这边刚取缔又从那边冒出来。此外,取缔散装奶贩过程中,执法者还经常遭遇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科学知识的消费者的围攻,甚至谩骂。奶贩在无知消费者的“保护”下更加有恃无恐。
据了解,我省有关部门正在起草《黑龙江省奶业管理条例》,其中有关条款将加大对销售散装奶行为的处罚力度,以更有效地将散装奶清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