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瘀血不除,新血不生,4个中成药,活血化瘀
TUhjnbcbe - 2025/1/6 19:45:00

很多朋友可能正被以下这些问题所困扰:

皮肤上发现青紫瘀斑、或面部有色素沉着、黄褐斑;

觉得自己容易烦躁、心情易低落、或无缘无故地叹气;

身体沉重、浑身上下不爽快、或说话声音低弱;

身体某些部位会有不明原因的疼痛;

容易得感冒、或容易便秘或大便干燥;

女性朋友可能还会痛经等。

中医认为,这种亚健康的状态,很有可能是因为经络不通、瘀血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瘀血不除、新血不生,想要活血散瘀、改善气血我们首先要了解瘀血体质。

今天给大家分享4种瘀血质的类型以及如何调理:

寒凝血瘀: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因为我们人体受到了寒邪侵袭、血液受寒之后导致运行缓慢、凝滞而形成瘀血。

这个时候通常会表现出身体怕冷、皮肤粗糙有青紫瘀斑、肌肉发紧冷痛、按压的时候有轻微的疼痛感,女性朋友们还会出现经期小腹冷痛、经血发暗等症状。如果观察我们的舌苔,会发现舌头呈青紫色,这也是阴寒内盛的表现。

这里给大家解析一个中成药:少腹逐瘀丸。温经活血、散寒止痛,由当归、蒲黄、五灵脂、赤芍、小茴香、延胡索、没药、川芎、肉桂、炮姜组成。其中小茴香、干姜、肉桂温经散寒、通达下焦;延胡索、没药利气散瘀,消肿止痛;五灵脂、蒲黄可以活血化瘀,散结止痛,其中蒲黄重在活血祛瘀,而五灵脂重在止痛且不损胃气;当归、川芎乃阴中之阳药,血中之气药;赤芍活血行气,散滞调经。做到了气血兼顾,温通兼行,具有活血祛瘀、温经止痛的作用,被誉为“调经种子第一方”。

气滞血瘀:这种情况的发生多是因为气机运行不畅,造成血液运行受阻,外在的表现就是淤堵部位出现疼痛,不通则痛就是这种情况。

这个时候通常表现为头痛、胸痛、胃痛等症状,也有可能会牵连一大片的疼痛,同时还会出现情绪低落、唉声叹气、口唇暗紫等现象,观察舌苔,会发现舌头发紫或有瘀斑。

这里给大家解析一个中成药:柴胡舒肝丸。疏肝理气、活血止痛,其中柴胡、香附、枳壳可以舒肝解郁,理气止痛;桔梗、紫苏梗用来散上焦之郁;青皮、陈皮理中焦之气;木香、乌药行下焦气滞;配合白芍、当归可以养血柔肝,补肝体而助肝;豆蔻、厚朴能够燥湿除满,行气化浊以散湿郁;三棱、莪术活血通络,散郁破结以化血郁;山楂、六神曲、槟榔(炒)消食导滞,能够破积除胀以消食郁;半夏、茯苓用来健脾化痰以祛痰郁;薄荷、黄芩可以疏肝清热,大黄用来清热泻火以治火郁;防风理气疏肝;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合,共奏疏肝理气、消胀止痛之功。

气虚血瘀:“血”的运行需要“气”的推动,但是当“气”无力推动“血”的运行时,慢慢的就会导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容易出现精神状态差、倦怠力乏、气短懒言、面色晦滞、关节或肌肉疼痛且疼痛位置固定。女性朋友们可能会出现痛经,甚至闭经,观察舌苔,会发现舌头偏大,舌苔淡暗或者有瘀斑,苔薄白。

这里给大家解析一个中成药:丹黄祛瘀胶囊。活血止痛,散瘀化结,其中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丹参活血化瘀;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山药滋养强壮;茯苓解毒散结,祛风通络,利湿泄浊;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鸡血藤活血舒筋,养血调经;芡实益肾固精,补脾除湿;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莪术行气止痛、积散结、破血祛瘀;全蝎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败酱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肉桂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炮姜温经止血,温中止痛;土鳖虫破血逐瘀;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川楝子疏肝泄热,行气止痛;苦参清热燥湿,利尿。

血热致瘀:血热煎浊血中津液,使得血液粘稠从而导致血液运行不畅;或热灼脉络,迫血妄行,可以导致出血,从而留瘀。

这个时候常表现为发热口渴,大便干结,口唇暗红等症状,观察舌苔,会发现舌头也是暗红色,舌苔发干。

这里给大家解析一个中成药:凉血解毒颗粒。清热除湿,凉血解毒,化瘀散结,其中黄柏、黄芩、栀子、大黄清上与泄下并行,共奏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之功,对湿热证尤为适宜;金银花、紫草、牡丹皮助清热除湿,还能凉血解毒,除血分热毒;地黄、白茅根、茵陈、土茯苓滋阴润燥、凉血解毒,共为佐药;龙骨、牡蛎、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凉血润草,清热利湿之功。

不会观察舌苔的朋友,可以参考下面这个专栏,有详细的讲解。

总结:今天给大家解析了不同类型的血瘀证型,以及4个中成药,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日常生活如果遇到身体不适的情况,医院就诊,在医生的帮助下调理,切勿私自用药。

1
查看完整版本: 瘀血不除,新血不生,4个中成药,活血化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