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酱草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健康悦读中医帮你看急症北京中医医院
TUhjnbcbe - 2024/12/20 13:47:00

《中医帮你看急症——医院院长为您健康把脉》选登24中医治疗手足口病有四大优势

主编:刘清泉

副主编:郭玉红李博

出版社:中国人口出版社

中医治疗有办法

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有减轻患儿病痛、缩短病程、预防严重并发症和安全有效的优势。中医药在防治手足口病上主要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原则,重点强调“顾护中焦脾胃,使脾胃运化正常”“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手足口病属于中医“瘟疫”“温热夹湿”等范畴,有传染性,病情变化快。对于轻症的普通型患儿,宝妈可在家酌情选择药物使用;重症、危重症一医院救治。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为手、足、口等部位出现丘疹、疱疹,伴有发热或无发热,倦怠,流涎,咽痛,不思饮食,便秘。

舌质淡红或红,苔腻,脉数,指纹红紫,属于普通型——脾肺湿热证,治法以清热解毒、化湿透邪为主,中成药可选用金莲清热泡腾片、抗病毒口服液、金振口服液、蓝芩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外治法,如咽部疱疹可选用青黛散、双料喉风散、冰硼散等。中药灌肠方可根据中医师辨证选用藿香、败酱草、黄芩、青蒿、栀子、生薏米等。

此外,中医药外治有耳尖放血、中药灌肠、中药外洗、中药贴敷等疗法,对于缓解患儿皮疹及发热等症状有良好效果,并且患儿抗拒小,依从性高,从而也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接受程度。

如果宝宝出现高热,易惊,肌肉轻微跳动或抽搐,或见肢体痿软,无力,呕吐,嗜睡,甚则昏朦等症状,舌暗红或红绛,苔黄腻或黄燥,脉弦细数,指纹紫滞,属于重型——湿热动风证。

若宝宝表现为壮热,神昏,手足厥冷,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喘促,口中可见粉红色泡沫液(痰),舌脉表现为舌质紫暗,脉细数或沉迟,或脉微欲绝,指纹紫暗,属危重型——厥证、脱证。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就医。

家庭保健,远离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孩童可服用板蓝根、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煎水,以预防感染;口腔长疱疹、溃疡的幼儿,可用藿香、生石膏、防风、淡竹叶煎水饮用以清心火,可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手足口病流行期间,酒精消毒对病毒无效,紫外线、漂白粉、甲醛、碘伏是手足口病毒的“克星”,高温水煮是手足口病毒的“炼狱”。

预防和护理

////预防

手足口病的预防手段,主要包括一般性预防措施和手足口病疫苗的接种,能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

一般预防措施:

勤洗手(七步洗手法)、喝温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远离手足口病患儿,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接种疫苗:

目前预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接种疫苗。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6个月龄至5岁儿童预防EV-A71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鼓励在12个月龄前完成接种。5岁以上儿童,发病率显著降低,目前暂不推荐接种疫苗。

////护理

1、饮食护理

手足口病患儿因口腔内有疱疹,故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宜服用梨汁、西瓜汁、荸荠汁等,不宜食用发物,不可食用刺激性食物。

01

疾病早期,因口腔疼痛,患儿可出现畏食,此时应以流质食物为主,如牛奶、豆浆、米汤等。食物不宜过凉、过烫,可用吸管吸食。

02

疾病中期,可给予患儿软食或流质食物,不宜食用坚硬、辛辣、刺激、冰冷、酸性食物,防止刺激口腔。

03

退热期患儿口腔疼痛减轻,饮食以泥糊状食物为主。

04

恢复期患儿每天可以多次饮食,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鸡蛋羹、鸡汤等,一般10天之后恢复正常饮食。

2、皮肤护理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对皮肤疱疹切勿挠抓,以防破溃感染,可以选择炉甘石洗剂帮助疱疹吸收。已有破溃感染者,可以用刺激性小的碘伏消毒,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也可用金黄散或青黛散麻油调后敷于患处,以收敛燥湿,助其痊愈。

3、日常护理

儿童患病期间宜休息、保暖、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或其他个人物品。

居家消毒。每天清洁常接触的家具、玩具、地面等,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消毒1~2次。患儿的分泌物、呕吐物或排泄物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清洁后要及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但不建议患儿餐具、贴身衣物使用消毒剂,可用开水浸泡杀菌。

持续高热患儿可用物理降温方式,必要时可用退热剂。恢复健康后,让孩子居家隔离直至孩子全部症状消失后1周,避免外出,避免与其他孩子接触玩耍,避免孩子与其他手足口病患儿分享玩具或亲密接触,防止再次感染。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悦读中医帮你看急症北京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