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睡眠问题及处理
(一)一般情形足月生产的新生婴儿,睡眠一觉醒周期相对较短,睡眠时间通常长达16~18小时,而且睡眠时间不局限于晚上,白天一样睡觉。从睡眠到觉醒很有规律性,在16~18小时的睡眠中,分成4~5个阶段,每次约4小时,每次醒来就要吃奶,晚上睡眠的时间比白天长。据Pollack(1994)和Coons(1987)等人的研究报告,3~6个月大的婴儿,睡眠的脑波活动特征,渐渐与大人一样,整天睡眠的时间减少,且集中在晚上,但是白天仍然需要小睡2~3次。周岁大的婴儿,整天睡眠的时间为12~14小时,白天仍需2次的小睡,是在早上和下午。昼夜节律对新生婴儿没有影响,到1个月时,日夜光线的明暗交替开始对他的睡眠模式有所影响。而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各个系统发育逐渐完善,尤其是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发育,且随辅助食物的增加、固定食物的增加,胃排空时间延长,加上受成人规律及外在环境影响,整天睡眠时间逐曰减少,睡眠周期逐渐延长,夜间睡眠时间逐渐延长,白天睡眠时间减少。新生婴儿总睡眠时间之所以如此长,主要是因为快速眼动睡眠对促进大脑发育有重大作用。快速眼动睡眠是一种原始的睡眠,以躯体不动,尽量减少能量消耗为特征,新生婴儿大脑、身体都很孱弱,需要更多休养,特别需要以保持身体不动为主要目的的睡眠,所以快速眼动睡眠是一种最适合新生婴儿的睡眠。大脑从中获得丰富的滋养,日益发育成熟。一般而言,快速眼动睡眠的作用是促进大脑发育,被称为“动态的睡眠”;非快速眼动睡眠的作用在于保护大脑,被称为“静态的睡眠”。人体的生长激素(褪黑色素)的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是晚上9时至次日上午9时,其分泌量是白天12小时的3倍,特别是晚上9时入睡后的70分钟出现一个分泌高峰期,此时是儿童发育成长的重要时刻。(二)处理建议新生婴儿的前6个月,最大的问题是睡与吃的需要。要睡得有安全感,婴儿需要躺在照顾者的怀抱吃奶,照顾者通过轻声哼唱摇篮歌曲、轻拍、抚摸、轻握小手或让他的小手抓着照顾者的大手等,让婴儿在睡眠中有安全的感受。母奶是最佳的婴儿食品、最健康的食物,但由于现代的妇女为使自己身材不致走样,或无法提供母奶,多以人工奶代替。不管母奶或人工奶,婴儿需要的是适量喂食。过之,会造成日后的肥胖儿,损害健康;不足,婴儿立即呱呱哭叫,生长发育将受影响。3个月后的婴儿最易受惊吓,熟睡中会突然被惊醒而哭闹,有时会从梦中突然惊醒而哭闹,好似做噩梦。如何知道他是梦惊或夜惊,其实伴睡的照顾者可以目睹与感觉得到,如突如其来的关门声或其他声响,都会使睡眠中的婴儿惊醒而放声大哭。婴儿不会说话,但在睡眠中可发现他唧唧喳喳喃喃自语,然后四肢猛然一跳、踢、蹬,接着大哭,这些显然是受声响或梦境干扰所致,成人不明其所梦为何而已。临床专家建议,在出生至周岁这段时间,要帮助婴儿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当婴儿醒着的时候,就当做白天,灯光尽量明亮,并且跟他玩耍;婴儿睡着时就当做晚上,灯光尽量昏暗,尽量避免跟他玩耍。当他感受得到或听得懂时告诉他,让他知道床是用来睡觉的地方,尽量避免婴儿睡在手臂上或沙发上,并且避免婴儿一定需要奶嘴或抱着奶瓶才能睡着的习惯。这一点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存在不少争论,西方文化是要培养儿童独立思考,所以自婴儿睡觉开始就培养预备将来“单飞”。传统上,中国的东方文化、家庭、宗族观念较重,三代同堂甚至四、五代同堂。“人多势众”,“打虎要靠亲兄弟”等观念根深蒂固,所以自婴儿出生、媳妇坐月子开始,婆婆任劳任怨地付出照顾、呵护孙儿,须臾不离。这种传统世代相传,即使孩子长大成人外出谋生,每逢年节必设法回家团聚,这点西方人少有。专家同时建议,如杲婴儿是独睡,在睡眠中哭闹,不要急躁,轻缓地进入房间,轻拍婴儿,并观察一下婴儿是否有发烧或其他问题。若尿布湿了,换一下尿布,尽可能不要将婴儿抱离床铺,且尽量不要吵闹,也不要将灯开得亮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