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手建立的蜀汉,志在匡扶汉室,最终因为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导致夷陵之战失败,蜀汉*权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一统天下的机会,只能偏安一隅,委曲求全。
夷陵之败,并非仅仅因为刘备不会用兵
很多人因此为诸葛亮惋惜,也有很多人生刘备的气,如果不是因为他犯下兵家大忌,被陆逊火烧连营,就不会有如此惨烈的局面了。
然而,作为戎马半生的霸主刘备,真是因为不会用兵导致夷陵之战的失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当曹丕得知刘备兵败时,说过一句话,“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连营可以拒敌者乎!”
除此以外,诸多的权威史料,对于夷陵之败都认为其中最大原因是“刘备不知兵”。
刘备在夷陵之战以前,可谓是戎马半生,连营七百里,畏惧火攻,犯下兵家大忌。
何为兵家大忌?所谓“大忌”便是用兵之人的常识性错误,纸上谈兵的人经常会犯,但是戎马半生的实战派刘备,让他犯下这种浅显的大错谈何容易?
刘备在夷陵之时,蜀汉大*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是险恶异常的山地,并非是河边坦途。
“重山积险,陆无长毂之径。”
试问,在这种崇山峻岭之中,数万大*如何能够聚集一处安营扎寨?只能是拉长战线,固守此道,因为此种山险地形,属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如果被吴*突破其中一段,便首尾不能相顾。
刘备连营,环环相扣,这才使得东吴*始终找不到突破口,所以,刘备不仅会用兵,而且还会因地制宜,除此之外,便只有放弃进攻夷陵,撤回益州一条路可走。
只不过,想撤退也没有那么容易,夷陵之地,正是陆逊千挑万选的抗击刘备之险地,刘备率*进入东吴五六百里,丢失多座城池,令蜀*势如破竹,陆逊都没有组织像样的反击,反而在夷陵却选择死守,寸步不让,这才是陆逊的高明之处。
陆逊选择火烧刘备连营的时间,并非是刘备落下连营之初,而是刘备布下连营,与陆逊对峙接近半年时间,才选择火攻。
陆逊选择此时进攻也并非是因为刘备犯下兵家大忌,而是因为刘备的蜀汉大*,此时早没了当初的锋芒,是战斗意志最薄弱的时机。
“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阻,计不复生,椅角此寇,正在今日。”——《三国志》
不得不说,陆逊用兵确实有他的高明之处,能够将刘备一举击败,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绝非是刘备犯下兵家大忌如此简单,否则陆逊应该早在刘备布下七百里连营时就应该用火烧,为何等到半年后才动手呢?
刘备错误估计当时形势,葬送好局
刘备伐吴,其实是刘备一个无奈之举,因为关羽失去荆州以后,诸葛亮的《隆中对》进展戛然而止,匡扶汉室的大业其实就此便希望渺茫了。
然而,刘备并不任命,一向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的刘皇叔,誓死要将任务进行到底,他选择带兵伐吴,目的有两个,如果进展顺利,便一举拿下东吴,以蜀汉和东吴国力,与曹操决一死战,如果伐吴不利,那便取得荆州全境而止,重新将蜀汉发展的路线扶回《隆中对》的轨道之上。
以蜀汉当时的国力来看,想要吞吴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东吴主动投降。所以,刘备最好的目标便是取回荆州,既可以徐图大计,又能以荆州扼制住东吴的“咽喉”。
陆逊似乎看出刘备的内心,在刘备伐吴之初,选择避其锋芒,使刘备捷报频传,一时间武陵、零陵、桂阳等郡群起响应,收复荆州指日可待,刘备与吴*刚刚接触,便兵锋所指,所向披靡,进入吴地五六百里。
陆逊此举,避其锋芒,据守夷陵则是凭险而守,陷刘备于险地,令蜀汉*成为骄兵,刘备也在不知不觉间对陆逊和东吴起了轻敌之心,加之孙权频频求和,又向曹操摆出要称臣的架势,这一切看似蜀汉优势巨大,刘备被这种假象蒙蔽,才逐渐掉以轻心。
事实是,蜀汉想要吞掉东吴,无异于痴人说梦,刘备最好的选择便是此时接受孙权的求和,拿一些实惠,重新建立孙刘联盟,但是刘备被眼前的假象蒙蔽,一步步陷入陆逊和孙权布置的陷阱之中。
如果说夷陵之败是因为刘备“不知兵”,不如说是刘备“骄兵必败”,错误估计了当时的形势。
蜀汉的难处
除了刘备本人的错误导致夷陵之败外,蜀汉自己的难处也掣肘了刘备的攻势。
补给困难。蜀汉的战线很长,从成都到夷陵,中间横着一座大巴山山脉,这座山脉斜贯长江南北,既是蜀汉的屏障,也是蜀汉的阻碍。
想在如此复杂的地形间运送*需粮草,别忘了那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绝非专属于秦岭。
水路优势,无法利用。蜀汉对东吴有一个巨大的地理优势,那蜀汉在长江的上游,东吴在长江的下游,如果顺流而下,蜀汉进攻东吴的节奏便没了崇山峻岭的阻碍。
可惜的是,蜀汉的水*太弱了,东吴的水*又太强,如果蜀汉水*顺流而下,结果是败得更快,而且只有全*覆没一途,毕竟蜀汉的水*想要与东吴竞速,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镇北将**权曾对刘备说道:“吴人悍战,又水*顺流,进易退难。”
没办法,刘备只能眼看着这个优势借不上力,只能放弃水路进攻的优势。其实,从这点来看,就能见微知著,刘备伐吴更多的是急切心作祟,其实准备并不充足,如果花费数年时间,培养一支强力的水*,水路并进之下,东吴恐怕难以招架。
人心不齐。三国时期,一直都认为曹魏得天时,东吴得地利,蜀汉得人和。在笔者看来其实不然,得地利的当是蜀汉,却缺少人和。
当刘备提出伐吴大计时,蜀汉不仅缺少,而且还严重缺少人才,魏延镇守汉中,诸葛亮镇守成都,马超镇守西羌,只有一个赵云可用,赵云却并不赞成刘备伐吴,被刘备留作后*,以做接应。
诸葛亮曾经说过一句话,感慨法正不在,如果法正在,一定能劝阻刘备伐吴。
“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得知,对于刘备伐吴一事,诸葛亮内心也并不赞同,只不过他没有出口阻拦,因为他张口阻拦刘备,则蜀汉内部就真的要乱了。
所以,诸葛亮只能在事后,发出此等无奈的感慨。
诸葛亮早就定下“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好孙权,内修*理”的方针,尤其是这条“外结好孙权”,尤为重要。
因为诸葛亮深知,蜀汉此刻吞不了东吴,即便吞了东吴,也会被强大的曹魏在蜀汉立足未稳之时趁机攻克东吴旧地。
刘备直到在白帝城频频垂危之时,才明白诸葛亮的苦心。孙权也在赢得夷陵之战以后,依然表示出对蜀汉的友好,派太中大夫“聘刘备于白帝。”
显然,孙权早就明白,孙刘联盟此刻不能破,他们互相搏命,只会令虎视眈眈的曹魏,加速统一的步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