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先生杂交水稻的突破点有缘于在野外发现的一颗野生稻子,也就是野稗子。
鉴于它是一株碘败型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当即高兴地命名为“野败”。
稗子是什么?
稗子跟水稻的关系是什么??
“野稗”为什么会被袁隆平先生称为“野败”??
你们会因为好奇而停下来看看吗??
稗子,卑微的存在
耶稣:“天国,好像人撒好种子在田里。有仇敌来,将稗子撒在麦子里,就走了。好种就是天国之子。稗子就是那恶者之子。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收割的时候就是世界的末了。”
百度:稗子和稻子外形极为相似,长在稻田里、沼泽、沟渠旁、低洼荒地。稗子与稻子共同吸收稻田里养分,因此稗子是稻田里的恶性杂草,败家子中的“败”就是稗子演变过来的。
余秀华:“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不知从何时开始,稗子就是“忘恩负义、雀占鸠巢、好吃懒做、坐享其成……”的人格化存在。
未曾想到,被人鄙视到卑微的稗子,是稻子的祖先?
更未曾想到,全世界知道的袁隆平杂交水稻,是从一颗“野败”开始突破的?
稗子,袁隆平与杂交水稻的缘分
壹:“天然杂交稻”的启示
年春天,袁隆平把上年发现的“鹤立鸡群”的水稻种苗播在试验田里。
本以为它们会成为有希望的一代,并于第二年播种,结果却让人很失望。
这批禾苗高矮不一,抽穗早迟不一,成熟很不一致,且没有哪一蔸的性状赶上了它们的前代。
根据孟德尔遗传学理论,纯种水稻品种的第二代应该不会分离,只有杂种第二代才会出现分离现象。
这,正是遗传学上讲的分离现象。
贰: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
从年6月20日开始,袁隆平挤出教学后的业余时间,每天头顶烈日,脚踩污泥,弯腰驼背地寻觅那神奇的“不育”稻株。
整整花了15天时间,什么也没有找到。
7月5日,第一次见到雄蕊植株。
两三天内反复观察,并采集花药进行镜检,进一步证实了这是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后来,袁隆平和妻子又花了两年时间,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的种子。
叁:全力破解“三系”配套难题
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后,袁隆平就开始苦苦地思索如何解决杂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配套的难题。
年入秋直至冬季以后,袁隆平的主要精力都花在设计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系统工程的蓝图上,同时还要演算各种数据。
肆:与季节赛跑的“南繁”育种
年冬,袁隆平来到云南省元江县,经过5个月的辛勤劳动,又繁育了一代雄性不育的种子
从这次开始,以后每年冬季,他们像候鸟一样,飞向温暖的南方,在南国的水田里繁殖育种,加速实验,争取早日成功。
他们把这种与季节赛跑,追着季节走的育种方式,称为“南繁”。
伍:发现野生稻,命名“野败”
奇迹终于出现了!
年11月,正在北京查阅资料的袁隆平惊喜地收到两个助手从海南南红农场发来的电报:“找到雄性不育野生稻。”
袁隆平看到了那株比金子还要贵重的野生稻,仔细观察后,又采集了稻花样品,放在显微镜下进行检验。
最终确认,这确实是一株十分难得的野生稻雄性不育株。
鉴于它是一株碘败型花粉败育的野生稻,袁隆平当即高兴地命名为“野败”。
三亚发现“野败”的现场
有人说发现“野败”是偶然,靠运气,但当时全国研究水稻雄性不育性时间比较长的,只有李必湖、尹华奇和袁隆平。
所以,在当时、当刻、当地,也只有他们能一眼识破。
这里有一定偶然性,但必然性往往寓于偶然性之中。
一是有知识,十年研究这个方向的专业知识;二是有心人,千里迢迢的专门来找野生稻。
换人,即使身在宝山,也不见得识宝。
换人,即使发现野水稻,也无法更早让世界人民吃上饱饭。
稗子,喜欢跟在稻子的身边,似乎是天生注定的自然规律。
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团队发现“野败”的过程是艰辛的,也是执着的。
要知道,人类生存、人类发展、人类进步的第一要素,就离不开“吃”。二者看似不搭调的事儿,是不是冥冥之中的命中注定?
看完本文,你是不是也并不那么嫌弃、讨厌稗子了?
甚至可以盆栽稗子来玩一玩,试一试,触碰一下它死皮赖脸的执着?
《如果稗子不跟稻子在一起,它毫无疑问是世上最受欢迎的经济型野草!》
看来,了解植物背后的故事之后,咱们终归是要回到“栽种”的课题上的。
这样才有意思,不是吗?
有趣的种植知识,需要一颗有趣的灵*才能被发掘出来。
喜欢家庭园艺,喜欢阳台种植,请继续